建立第二座城市是战略扩张的关键步骤,选址需优先考虑资源丰富度与地理优势。资源是发展的核心,需确保目标区域拥有充足的金矿、石油、粮食等基础资源,以支撑后续的军事与科技发展。地理位置同样重要,沿海或靠近山脉的区域能提供天然防御屏障,同时便于海军部署或利用地形阻截敌军。周边环境也需评估,避免将第二城置于敌对势力密集区域,否则可能面临频繁袭扰。选址时还需兼顾交通便利性,确保与主城或其他盟友城市能快速联动。

建设第二城前需完成主城的基础设施建设,确保有足够人口与资源储备。主城的指挥部等级需达到解锁分城功能的标准,工厂与科技中心也应具备一定规模,以便为分城提供装备与技术支援。资源管理上需提前储备钢材、石油等关键物资,避免因资源短缺导致分城发展停滞。人口分配需合理规划,主城与分城之间需保持劳动力平衡,可通过调整税率或加速生产来优化资源配置。科技研究应侧重军事与资源增产类项目,为分城快速形成战斗力奠定基础。

分城初期建设需遵循高效集约原则,优先建造农场、炼钢厂、橡胶厂等资源设施。资源建筑布局需紧凑,减少土地浪费并提升生产效率。军事建筑如兵营、坦克工厂应靠近外围,便于防御部署。科技中心与交易所需尽早建立,前者加速技术迭代,后者实现资源互补。建设过程中需注意加速道具的合理使用,优先投入关键建筑而非低耗时项目。分城防御体系需同步构建,炮塔与城墙的等级需随城市规模逐步提升,避免成为敌方掠夺目标。

分城与主城的协同运作依赖交通网络与军团系统。加入或创建军团可获取额外资源支援,通过军团城市共享军备与补给。分城生产的特种兵或重型装备可调配至主城,弥补主城兵种短板。外交上需与周边玩家建立非敌对关系,减少双线作战风险。长期规划中,分城可发展为专项功能城市,例如专精石油产出的能源基地或侧重坦克生产的军工城,与主城形成互补。定期调整两城资源流动比例,根据战局变化动态优化战略重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