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联盟旗帜失效通常是由于领土连接中断或联盟要塞被摧毁导致的。旗帜是联盟领土的核心标志,其有效性直接取决于是否与联盟要塞保持连通。若旗帜之间的连接路径被敌方切断,或联盟要塞被攻陷,相关旗帜将失去作用。失效的旗帜虽然不会立即消失,但无法继续提供领土控制效果,联盟成员也无法通过失效旗帜扩展新领土。
旗帜失效的另一个常见原因是耐久度耗尽。当旗帜遭到敌方攻击时,其耐久度会持续下降,初始耐久度为2400点。若耐久度归零,旗帜会被彻底摧毁。在旗帜被攻击但尚未完全摧毁时,可能进入燃烧状态,旗帜功能已部分失效。联盟成员可通过驻防或修复操作延缓旗帜失效进程,但若无法及时补充耐久度,旗帜最终会失去作用。
失效旗帜对联盟人口上限的影响需特别注意。即使旗帜失效,其原先提供的人口上限仍会暂时保留,但联盟无法通过失效旗帜进一步增加人口容量。若联盟原有9个旗帜,其中3个失效,剩余6个有效,则联盟需新建至少3个有效旗帜才能提升人口上限。失效旗帜的残留效果仅维持现状,无法支持新增成员。
从战略层面看,预防旗帜失效需注重领土防御体系的完整性。优先保护连接要塞的关键旗帜,在边境区域部署多重旗帜形成缓冲带,可降低被敌方单点突破的风险。联盟应定期检查旗帜连接状态,及时修复受损旗帜。在KVK等大型战役中,集中兵力防守核心要塞比分散防守所有旗帜更有效率,因为要塞存活直接决定整个旗帜网络的有效性。理解旗帜失效机制有助于优化联盟的领土管理策略。通过合理规划旗帜布局、加强关键节点防御、及时响应敌方进攻,能显著降低旗帜失效概率。联盟管理者还需掌握失效旗帜的残留规则,避免因误判导致人口规划失误。这些措施将有效提升联盟在战争中的持续控制能力。